現值(PV)與未來價值(FV):–如果現在的100元與1年後的110元有相同價值,則現在的100元稱為1年後的110元的「現值」或「折現值」(presentdiscountedvalue,PDV),而1年後的110元則稱為現在的100元的「未來價值」(futurevalue,FV),即:)1(iFVPV,i為折現率
利率其實也是折現率
股票的評價
股利折現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DDM)
將未來每一年的現金股利,折現為現值並加總,以求得股票現在的價值
市場倍數還原法
–先假設股票具有一合理的市場倍數(market multiple),再利用這個合理的市場倍數與股票的每股盈餘、每股淨值、每股現金流量、每股營收等資料還原出股票現在的價值。
將未來每一年的現金股利,折現為現值並加總,以求得股票現在的價值
市場倍數還原法
–先假設股票具有一合理的市場倍數(market multiple),再利用這個合理的市場倍數與股票的每股盈餘、每股淨值、每股現金流量、每股營收等資料還原出股票現在的價值。
DR
nWhat is “DR”?
n存託憑證(Depository Receipts/DR)
n指發行公司委託一家外國存託銀行,在該國發行存託憑證代表該公司的股票,並在該外國市場公開發行募集資金。而存託憑證所代表的股票,則存在發行公司所在國的保管銀行,至於股利則透過保管銀行交給發行DR的外國存託銀行,該行再將這些以外幣計價的股利轉換成該國貨幣後,發給當地的DR投資人
nTDR
n台灣存託憑證。指外國企業來台灣集資的工具,投資標的物是外國股票
nGDR
n國際存託憑證。是某國企業(如台灣上市公司)向世界集資,在各國公開發行的DR
nADR
n美國存託憑證。指其它國企業到美國集資的工具。其投資標的它股票
n發行DR的理由
n國際化
n公司控制權
n購買DR的理由
n多角化投資
n突破法律規範
n存託憑證(Depository Receipts/DR)
n指發行公司委託一家外國存託銀行,在該國發行存託憑證代表該公司的股票,並在該外國市場公開發行募集資金。而存託憑證所代表的股票,則存在發行公司所在國的保管銀行,至於股利則透過保管銀行交給發行DR的外國存託銀行,該行再將這些以外幣計價的股利轉換成該國貨幣後,發給當地的DR投資人
nTDR
n台灣存託憑證。指外國企業來台灣集資的工具,投資標的物是外國股票
nGDR
n國際存託憑證。是某國企業(如台灣上市公司)向世界集資,在各國公開發行的DR
nADR
n美國存託憑證。指其它國企業到美國集資的工具。其投資標的它股票
n發行DR的理由
n國際化
n公司控制權
n購買DR的理由
n多角化投資
n突破法律規範
常用各國貨幣代碼表
常用各國貨幣代碼表
貨幣符號
貨幣名稱
USD 美元
JPY 日本元
CNY 人民幣
GBP 英鎊
THB 泰國銖
HKD 港幣
TWD 台幣
ECU 歐洲貨幣單位
ASF
清算瑞士法郎
IRR
伊朗里亞爾
ATS
奧地利先令
ITL
意大利裡拉
AUD
澳大利亞元
BEF
比利時法郎
KWD
科威特第納爾
CAD
加拿大元
MOP
澳門元
CHF
瑞士法郎
MYR
馬來西亞林吉特
NLG
荷蘭盾
DEM
德國馬克
NOK
挪威克朗
DKK
丹麥克朗
NZD
新西蘭元
DZD
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PHP
菲律賓比索
PKR
巴基斯坦盧比
ESP
西班牙比賽塔
SEK
瑞典克朗
FIM
芬蘭馬克
SGD
新加坡元
FRF
法國法郎
SUR
蘇聯盧布
IEP
愛爾蘭鎊
貨幣符號
貨幣名稱
USD 美元
JPY 日本元
CNY 人民幣
GBP 英鎊
THB 泰國銖
HKD 港幣
TWD 台幣
ECU 歐洲貨幣單位
ASF
清算瑞士法郎
IRR
伊朗里亞爾
ATS
奧地利先令
ITL
意大利裡拉
AUD
澳大利亞元
BEF
比利時法郎
KWD
科威特第納爾
CAD
加拿大元
MOP
澳門元
CHF
瑞士法郎
MYR
馬來西亞林吉特
NLG
荷蘭盾
DEM
德國馬克
NOK
挪威克朗
DKK
丹麥克朗
NZD
新西蘭元
DZD
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PHP
菲律賓比索
PKR
巴基斯坦盧比
ESP
西班牙比賽塔
SEK
瑞典克朗
FIM
芬蘭馬克
SGD
新加坡元
FRF
法國法郎
SUR
蘇聯盧布
IEP
愛爾蘭鎊
外匯供給來源
外匯供給的主要來源如下:
1、本國物品或勞務之出口。
2、外國觀光客、留學生、商人、或派駐本之人員等在本國之開支。
3、本國對外投資或貸款所得到的紅利與利息。
4、外國政府或民間對本國的援助或贈予。
5、外人對本國的直接投資、貸款或購買本國長短期金融性資產。
6、外國政府或民間償還向本國之借款。
7、預期本國貨幣可能升值,而拋售外幣購買本國貨幣。
8、中央銀行為了減少外匯存底而出售外匯。
外匯需求來源
1、本國物品或勞務之出口。
2、外國觀光客、留學生、商人、或派駐本之人員等在本國之開支。
3、本國對外投資或貸款所得到的紅利與利息。
4、外國政府或民間對本國的援助或贈予。
5、外人對本國的直接投資、貸款或購買本國長短期金融性資產。
6、外國政府或民間償還向本國之借款。
7、預期本國貨幣可能升值,而拋售外幣購買本國貨幣。
8、中央銀行為了減少外匯存底而出售外匯。
外匯需求來源
股票的發行
發行方式
•公開發行(public offering)
•私下募集(private placement)
承銷方式, 在股票公開發行過程中,發行公司大多需要透過承銷商(underwriter)將發行的股票出售給一般投資大眾
•包銷
•代銷
銷售方式
•競價拍賣
•詢價圈購
•公開發行(public offering)
•私下募集(private placement)
承銷方式, 在股票公開發行過程中,發行公司大多需要透過承銷商(underwriter)將發行的股票出售給一般投資大眾
•包銷
•代銷
銷售方式
•競價拍賣
•詢價圈購
股票的評價
•股利折現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DDM)
將未來每一年的現金股利,折現為現值並加總,以求得股票現在的價值
•市場倍還原法
–先假設股票具有一合理的市場倍數(market multiple),再利用這個合理的市場倍數與股票的每股盈餘、每股淨值、每股現金流量、每股營收等資料還原出股票現在的價值。
•常用的市場倍數還原法有
–本益比倍數還原法
–市價淨值比還原法
–市價現金流量比還原法
將未來每一年的現金股利,折現為現值並加總,以求得股票現在的價值
•市場倍還原法
–先假設股票具有一合理的市場倍數(market multiple),再利用這個合理的市場倍數與股票的每股盈餘、每股淨值、每股現金流量、每股營收等資料還原出股票現在的價值。
•常用的市場倍數還原法有
–本益比倍數還原法
–市價淨值比還原法
–市價現金流量比還原法
主要股價指數
•台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TAIEX)
•台灣50指數(TSEC Taiwan 50 Index),
根據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而市值前50名的股票編製而成的市值加權股價指數。
台灣第一支交易所上市基金(ETF)的標的指數。
98年10月23日大盤統計資訊
指數 收盤指數 漲跌(+/-) 漲跌點數 漲跌百分比(%)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7,649.28 + 41.35 0.54
臺灣50指數 5,291.24 + 30.47 0.58
•香港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
由香港恆生銀行根據香港43家大型公司股價編製而成的市值加權股價指數,是衡量香港股市表現最具代表性的指標。
•道瓊工業股價帄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DJIA)
根據美國30家大型公司的股價編製而成。
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股價指數。
•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Standard and Poor’s 500 Index, S&P500)
根據美國500家大型公司股價編製的市值加權股價指數,成份股數目較多,因此比道瓊指數更具有代表性。
•那斯達克綜合股價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
根據5,000多家上櫃公司股價編製的市值加權股價指數,比道瓊指數與S&P500指數更適合衡量小型公司的股價。
•日經225股價帄均數(Nikkei 225 Index)
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的225家上市公司股價編製而成的價格加權股價指數。
•金融時報股價指數(Financial Times Industrial Ordinary Share Index)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根據最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司股價編製而成的等權股價指數。
•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
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製的價值加權股價指數,於1990年12月19日開始發布,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
•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
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編製的價值加權股價指數,基期為1991年4月3日,樣本為所有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
•台灣50指數(TSEC Taiwan 50 Index),
根據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而市值前50名的股票編製而成的市值加權股價指數。
台灣第一支交易所上市基金(ETF)的標的指數。
98年10月23日大盤統計資訊
指數 收盤指數 漲跌(+/-) 漲跌點數 漲跌百分比(%)
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 7,649.28 + 41.35 0.54
臺灣50指數 5,291.24 + 30.47 0.58
•香港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
由香港恆生銀行根據香港43家大型公司股價編製而成的市值加權股價指數,是衡量香港股市表現最具代表性的指標。
•道瓊工業股價帄均數(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DJIA)
根據美國30家大型公司的股價編製而成。
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股價指數。
•標準普爾500股價指數(Standard and Poor’s 500 Index, S&P500)
根據美國500家大型公司股價編製的市值加權股價指數,成份股數目較多,因此比道瓊指數更具有代表性。
•那斯達克綜合股價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
根據5,000多家上櫃公司股價編製的市值加權股價指數,比道瓊指數與S&P500指數更適合衡量小型公司的股價。
•日經225股價帄均數(Nikkei 225 Index)
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的225家上市公司股價編製而成的價格加權股價指數。
•金融時報股價指數(Financial Times Industrial Ordinary Share Index)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根據最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司股價編製而成的等權股價指數。
•上海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
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編製的價值加權股價指數,於1990年12月19日開始發布,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
•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股價指數
由深圳證券交易所編製的價值加權股價指數,基期為1991年4月3日,樣本為所有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
股價指數
•價格加權指數, 將每一採樣股票的股價加總而成的指數。
•市值加權指數, 以公司的市場價值作為權數,將各採樣股的市值加總而成的指數
•等權指數, 以採樣股股價的變動率為計算基礎的指數,不論股價高低與市場價值高低,每一採樣股的股價變動率對指數的變動率都具有相同的影響力。
•市值加權指數, 以公司的市場價值作為權數,將各採樣股的市值加總而成的指數
•等權指數, 以採樣股股價的變動率為計算基礎的指數,不論股價高低與市場價值高低,每一採樣股的股價變動率對指數的變動率都具有相同的影響力。
股票市場的金融工具
•普通股(common stocks)
•特別股(preferred stocks)
•存託憑證(depositary receipts)
依發行地區,存託憑證分為ADR、GDR、TDR
•受益憑證(closed-end funds)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為募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而發行的有價證券,一般稱為封閉型基金(closedendfunds,CEF)。
•交易所上市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ETF)
以追蹤標的指數為主,具有實物申購與買回機制並且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共同基金。
•受益證券:受益證券是資產證券化時表彰受益人利益的權利憑證
不動產證券化受益證券
金融資產證券化受益證券
•由受託機構依資產信託證券化計畫發行,表彰受益人享有該信託財產本金及其所生利益的權利憑證。
•證購(售)權證:
認購﹙售﹚權證是一種證券,持有人有權利在權證存續期間或到期日,以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買進﹙賣出﹚一定數量標的證券。
•特別股(preferred stocks)
•存託憑證(depositary receipts)
依發行地區,存託憑證分為ADR、GDR、TDR
•受益憑證(closed-end funds)
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為募集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而發行的有價證券,一般稱為封閉型基金(closedendfunds,CEF)。
•交易所上市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ETF)
以追蹤標的指數為主,具有實物申購與買回機制並且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共同基金。
•受益證券:受益證券是資產證券化時表彰受益人利益的權利憑證
不動產證券化受益證券
金融資產證券化受益證券
•由受託機構依資產信託證券化計畫發行,表彰受益人享有該信託財產本金及其所生利益的權利憑證。
•證購(售)權證:
認購﹙售﹚權證是一種證券,持有人有權利在權證存續期間或到期日,以約定價格向發行人買進﹙賣出﹚一定數量標的證券。
費雪方程式
•名目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
•費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
名目利率 = 實質利率 + 未來一年的預期通貨膨漲率
•實質利率(real interest rate)
•費雪方程式(Fisher Equation)
名目利率 = 實質利率 + 未來一年的預期通貨膨漲率
商品貨幣(Commodity Money)
M1A = 通貨淨額+活期存款+支票存款
M1B = M1A+活期儲蓄存款
M1B = 通貨淨額+存款貨幣 (可以輕易轉換為現金的存款。如: 活期存款. 支票存款. 活期儲蓄存款 )
M2 = M1B+準貨幣
M1B = M1A+活期儲蓄存款
M1B = 通貨淨額+存款貨幣 (可以輕易轉換為現金的存款。如: 活期存款. 支票存款. 活期儲蓄存款 )
M2 = M1B+準貨幣
外匯存底 (Foreign Reserve)
外匯(Foreign Exchange):
- 指可以作為國際支付工具的外國通貨或對外國通貨的請求權。如美元。
外匯存底(Foreign reserve):
- 又謂外匯準備
- 一國政府所保有的外匯數量。
- 隨時可動支的外國通貨(國外資產,如外幣現款、國外存款、具公開流動市場之外國票券、債券等),或是對外國通貨的請求權
- 通常來說,一個國家的外匯存底宜保持在三到六個月的進口額水準。
- 廣義的定義來自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1.政府所持有的黃金
2.政府所持有的可兌換外幣
3. 國際貨幣基金的準備頭寸(cash position)
4. 特別提款權(SDR:Special Drawing Right)
不過因為台灣並非IMF會員,所以沒有上述3、4項,
但除了1、2外,另外加計『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中的國外資金』
與『全體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中的國外資產淨額』二項。 - 外匯存底/進口金額 」等於 21,也就是說台灣所保有的外匯存底足可支應 21個月的進口
- 如果該國全部民眾突然將M2中的台幣存款,一 夜之間全要求換美元,央行的美元夠不夠支應這兌換要 求?如果外匯存底夠,表示央行有足夠的外匯存底,所 以「M2/外匯存底」這個比值自然是越小越好。以台灣今年 7月資料來計算,「M2/外匯存底」約等 於 2.71,也就是說如果現在所有新台幣用美元買回,必 須用去 8721億美元,所以「M2/外匯存底」當然越小越 好,因為可以用越少的錢買回。
- 保留較高的 外匯存底,除了在外幣短缺時降低借款成本,也可以在 民眾對本國貨幣缺乏信心時,穩定市場人心。
大陸自84年曾一連串舉行飛彈軍事演習與文攻武嚇的戰略,讓國內投資人因信心不足使部分資金大幅外流,而當時幸賴中央銀行堅決維護匯率穩定,從外匯市場大舉拋匯,終使得台幣匯率止貶回穩,資金外流減緩。
股票的異常現象(anomalies)
時序有關的異常現象 (Calendar Anomalies)
公司屬性有關的異常現象
特定事件有關的異常現象
- 元月效應(The January Effect):十二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與一月的前四個交易日,小型股的報酬率較高。
- 九月效應
- 月底─月初效應(The Turn-of-the Month Effect):從上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到當月的前三個交易日(四個交易日)的平均報酬率為高。
- 星期效應(The Day-of-the-Week Effect):一星期中,最後一個交易日(一般為星期五)的股價表現較佳,而第一個交易日(一般為星期一)的表現較差。
- 假日效應(The Holiday Effect):股價在假日前一個交易日表現較佳。
- 日內效應(The Time-of-Day Effect):股價在剛開盤後及收盤前的表現較好,其他時段則無明顯變化。
公司屬性有關的異常現象
- 本益比效應
- 市價淨值比效應
- 股利殖利率效應
- 規模效應
特定事件有關的異常現象
- 除權(除息)行情
- 蜜月行情
- 私募效應
- 庫藏股效應
訂閱:
文章 (Atom)